《基督徒信仰要義 (卷一)》

黃耀銓 / 種籽出版社

現今教會正受著各種神學思潮的衝擊,開始對信仰的基要教義產生質疑,最首當其衝的就是教會對「聖經」的確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聖經被當成是「文本」來欣賞或批判而非神所默示。本書寫作的目的就是要與讀者們一同努力辯明福音,篤信不疑。作者先在卷一集中討論聖經這一大範疇,提出各方理據幫助我們堅定相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並詳論解經的原則、啟示與默示、正典與非正典,以及聖經的無誤性和可靠性等專題,盼望能裝備我們面對質疑,教會得被建立。

《從夢裡出來》

何曉東 / 種籽出版社

作者從事文字工作四十餘年,曾先後出版培靈、福音和翻譯書籍,最近二十年從事傳記文學,專寫人物見證。本書是作者的自傳,他形容自己一生活在四個夢想中,皆因不滿現實而起,最後這些夢都一一破滅。故事背後襯托著的正是一個烽煙四起、政局動盪的大時代實錄,讓我們看見神如何改變了一個追求世界大同理想的熱血青年,使他認清只有「天國」才是真實的。本書的後半部是他信耶穌和奉獻做傳道的經過。

《為人父母》

慕安德烈、摩根等 / 提比哩亞出版社

「撒但猖狂,詭計多端…以驚人的速度,捕捉青年人,投入牠的網羅,使青年人成為香煙的奴隸,醉酒的犠牲者,賭博的常客,和放任兼縱慾的狂徒。」本書在序言中竭力呼籲為人父母者若愛自己的兒女,就當用功為他們禱告,因為只有全能的神,能保守我們的下一代脫離當前的浩劫和毀滅的深淵,亦只有神能替他們塑造清潔的心。本書集結不同屬靈人對聖經的探索,以五十五天的信息幫助為人父母者去思想神對整個家庭的旨意,為家庭釐定準確的方向,並願意把自己的家完全奉獻給神。

《創世記中的福音》

鍾馬田 / 改革宗出版社

「為甚麼世界有那麼多苦難?」「為甚麼在我內心深處總有莫名的失落與不安?」鍾馬田牧師帶領讀者經歷創世記裏的救贖歷程,由人的墮落自主開始,一直到亞伯拉罕以信心回應上帝的呼召。本書提到蛇與罪、上帝的話語和人類文明的特徵,一方面提醒不信的人看清自己失落的根源在於離開上帝,一方面鼓勵基督徒要堅定相信純正的福音,唯有基督耶穌能解答生命裏的一切難題。

《司布真復興講壇》

司布真 / 改革宗出版社

「我們必須承認直到如今,聖靈的澆灌還沒有照我們所想像的那樣賜下,如果神的靈今晚降在會眾中間,臨到所有的聖徒,那將會產生何等的結果…」在一八五九年的春天,英國大復興的火焰開始燃起,擴展到世界各地。當時,在英國沒有傳道人像司布真那樣蒙神重用,倫敦頓時成為復興的中心,司布真寫著說:「那安舒的日子終於從主的面前臨到我的國家。」本書收錄了一八五九年他在倫敦的七篇講章,盼望神能使用這位滿有聖靈能力的僕人,向華人教會說話。

《伴我同行續集》

程文輝 / 浸信會出版社

這是一本不尋常的自傳,作者以簡單而生動感人的字句,把一個失明少女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打破五十年代中國社會和家庭對失明者的偏見,在沒有盲人課本供應的惡劣情況下,先後在廣州、澳門和香港完成學業,創中國史上第一位失明人士在正常學校內接受教育的先河。作者以虔誠的宗教信仰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戰,而且深切地體會到失明者當時的厄運,因而立志奉獻自己,終生為香港失明人士服務。

《伴我同行》

程文輝 / 浸信會出版社

這是一本不尋常的自傳,作者以簡單而生動感人的字句,把一個失明少女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打破五十年代中國社會和家庭對失明者的偏見,在沒有盲人課本供應的惡劣情況下,先後在廣州、澳門和香港完成學業,創中國史上第一位失明人士在正常學校內接受教育的先河。作者以虔誠的宗教信仰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戰,而且深切地體會到失明者當時的厄運,因而立志奉獻自己,終生為香港失明人士服務。

《屬靈偉人得力的秘訣》

艾德滿 / 種籽出版社

本書記庫的見證有男有女,他們都發現更豐盛的生命是真實無訛的應許。他們彷彿目擊證人,只敍述事情發生的經過,而沒有闡釋教義。我在歷代芸芸證人中,只挑了一小撮作例子。他們的經歷大同小異:他們都相信了主,但只覺重擔壓肩,困惑迷惘。既不能效忠,又結不出果子。常常渴求改進,卻沒法憑一己之力更新。然後,他們面臨靈命的轉捩點,將身心全然獻給主,在心靈深處與主相遇。他們又發現聖靈是生命及更新的泉源,源源不絕,取之不竭。從此,他們的生命渙然一新,因為新生命替換了舊新命。

《廚房執事 2》

謝杰華 / 種籽出版社

作者於2022年初香港第五波Omicron新冠疫情最嚴峻期間出版了《廚房執事》食譜,現撰寫續集與讀者分享。本書以華人社會「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為題,各選三樣食譜,共二十一道餐單,餐牌數目與首集相同,參考聖經和時事,將猶太人餐飲文化與我們的飲食習慣作簡單比較。自古以來「開門七件事」是民生的縮寫,雖然地球村已發展到人工智能時代,但無助民眾解決「憂柴憂米」的基本問題,若我們的遠慮疊加近憂,難道人生只剩下憂慮?

《基督徒倫理要義 》

黃耀銓 / 種籽出版社

本書作者黃耀銓博士在序言中提出了警示:「我們現正身處於一個彎曲悖謬的世代裏,不少人的心思,甚至人性都被扭曲了,因而不少荒謬的事也可以發生…人們好像迷失了方向,不知甚麼是應該做的,甚麼是不應該做的。」作者曾任中學校長多年,曾目睹各色各樣的潮流文化如何深遠地影響著下一代的價值觀和成長,至使他們在人云亦云中迷失了方向。作者堅守聖經的真理和立場,也堅持以此教導學生,深信唯有聖經的話是我們行事為人的最高準則,也是衡量一切事物「對」與「錯」的標準。